香港網絡大典
註冊
Advertisement

春袋是「陰囊」的廣東話叫法及俗稱。陰囊內藏著的睪丸,廣東話又稱春核(因為其形態呈粒狀),而「春」就是形容那是萬物逢春,生命活力之源的器官;所以載著春核的地方自然被稱呼為「春袋」。

春袋很脆弱,踢足球被誤踢之時會非常痛苦。另外古時太監的閹割手術,是需要把連陰莖(網上稱為Jer)春袋一起切除,閹割就失去性交及生育能力。因此網上不時出現:「無春袋」、「爛春袋」的咀咒post。

一名前無綫新聞記者、現職有線電視高層,名為「趙應春」。他的名字與廣東話「o趙應春」同音,即「正正擊中陰囊」。趙生因此無辜被香港人恥笑了近三十年,而從80後開始,香港人已很少以「春」字命名。

例子

法官不識春袋事件[]

2014年3月下旬,審理一宗傳道人涉非禮案時,案中兩名男生作供,經常以俗語作為性器官代名詞。法庭為此展開一場討論,其間發現主審法官林偉權從讀書時期開始,一直認為「膀胱」等同「春袋」。最後為免誤會,一致同意以「陰囊」代替「春袋」。

[1] 網民都驚訝這位法官性知識貧乏,可謂是高分低能的表表者,更突顯了香港性教育的失敗。

[2]

「大大力錫佢春袋」[]

參見:唔好搞我後面係愛呀?定係責任呀? 係愛呀哈利

2019年8月6日,在討論反送中社會運動上,有連登成員「零式」首次提出 「打咁多下無意義 一招收佢皮,大大力錫佢春袋,完!」

此句語出驚人,引起了廣泛討論和注意。 網民紛紛認為用「愛與和平」而非暴力去化解一連串衝突事件和香港矛盾是一個非常偉大,合乎邏輯,和尊重兩性平等關係的做法,亦是回應了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參選時「Weconnect」的競選政綱。

[3] [4]

另見[]

註解

編寫途中 春袋是一個小作品。你可以通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。
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