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網絡大典
註冊
Advertisement

社交網絡(social network),又稱「社交網站」、「社交媒體」,在互聯網世界中泛指為用戶提供各種聯繫、交流的互動平台,集分享資訊、電子郵件、即時通訊服務於一身,通常借用戶連繫親朋戚友,以一傳十、十傳百的方式形成一龐大網絡並延展開去。

發展[]

「社交網絡」原為社會學的分支,在於檢視人們於社會、經濟、文化等框架中所扮演的角色,如人與人之間、或是人與組織之間的關係。在互聯網世界中則可視作供網民進行社交活動的互動平台。

早期的互聯網上,已有許多提供用戶間互動及討論的服務,如BBS新聞組討論區等,此類網絡社群的形式,多為用戶以聊天室或特定版面進行交流。網民多以網名等成為某一群組的一名會員,尚未以個人為互動的本位,而真實身份與網上身份往往有明顯區分。

至90年代後期,隨着網誌等新興網上交友工具出現,用戶可以通過網站上建立的個人主頁,分享個人資料、生活點滴及其他感興趣的資訊,及後更開始以「朋友對朋友」的方式作連絡,即與認識的人作連繫,網民亦可借此龐大網絡,認識新朋友,擴大社交圈子。此類「交友網絡」的網站迅即成為主流,亦將網民真實身份帶入網絡世界中。

至2004年,Facebook正式成立,並自2006年開始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絡,加上流動網絡普及,大眾的互聯網生態自此就以社交網絡作主導。

一般功能[]

  • 可設置私隱程度的公開個人頁面
  • 連繫其他用戶的頁面
  • 網誌功能
  • 按興趣等搜尋其他用戶的功能
  • 即時通訊或私訊功能

影響[]

商業推廣渠道[]

隨社交網絡規模日漸擴大,更進展成營商模式,不少公司都會加入網絡,開設品牌或產品的專頁,與現有及潛在客戶作推廣,遂令「數碼市場推廣」成為新興行業。

一改傳媒生態[]

社交網絡即時分享的特性,亦加速傳統媒體打入網絡市場,紛紛推出即時新聞專頁,使讀者可循社交網絡得到最新資訊。另外,大部分社交網絡成立頁面均為免費,令建立媒體成本下降,不少網絡媒體均由社交網絡起家,或借社交網絡散播能力,吸引讀者進入主網站。

普通網民如搜羅到特別的消息,在社交網絡互相分享下,可能會成為社會熱話,甚至被推到上報,因此社交網絡亦令傳媒界進入「人人做記者」的年代。

例子[]

外部連結[]

編寫途中 社交網絡是一個小作品。你可以通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。

Advertisement